侯生中说,尤其是在当前国外主要市场施行双反的情况下,光伏陶瓷瓦对于中国整个光伏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按照最新的汇率计算,合计人民币41.43亿元。海润光伏今日表示,该公司近日在保加利亚投资建设的50.61MW以及29.3MW光伏电站项目取得保加利亚能源与水利监督管理委员会签发的电力生产许可证的批复文件
美国要求WTO启动解决争端磋商,针对印度商务部对美国太阳能制造商的反倾销调查。柯克表示:我们将根据我们的贸易协议,代表美国的工人和制造商,毫不犹豫地行使我们的权利。不应该对太阳能光伏组件征收临时或最终的反倾销税。国内制造商完全依赖于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材料,这将对那些制造商有害,由于所有的反倾销行动都将招致被征收较高出口税或禁止出口硅片和电池的国家的报复性行动。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讷雷希(RhoneResch)发布以下声明来支持奥巴马政府的行动:国家太阳能计划具有本地生产配额要求,对于美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商存在不公平歧视。
美国政府日前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就印度国家太阳能计划提出申诉,声称该计划歧视美国太阳能制造商。SIPPA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太阳能光伏组件征收反倾销税将对该国太阳能愿景产生反作用。模式先天有缺陷,弯道超车越猛摔得越惨 尚德电力、英利绿能的失败自然有其本身的原因。
许多有识之士对两头在外颇有质疑,但施正荣们认为扩大产能就会赢得主动。弯道超车本质上是一种投机。但与此同时,尚德在商誉上已被打击得不堪入目。它们的产品质量高、能耗小、成本低(太阳能级产品成本约为30美元/公斤)。
除上市融外,银行货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各大银行无不深陷其中。技术、市场、管理甚至企业领导者心态上都存在问题,这毋庸置疑,但这不是中国光伏产业深陷困境的最主要原因。
作为科班出身的光伏专家,施正荣对多晶硅生产技术的理解之深超过其它几位老板。而当中国多晶硅产能初见规模时,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之时,此前赚得盆满钵满的国际大厂开始恶意压价,由于欧洲诸国经济不景气,原料降价成了降低产品价格的理由。不知从哪年起,弯道超车论在中国企业家中盛行一时。在多晶硅价格成倍长涨时,光伏企业不可能将成本全部转嫁给用户,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而正是它,害了尚德们。2012年一季度未,尚德短期借款及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贷款合计超过15.6亿美元,而尚德的流动资产除了4.9亿美元的账面现金(其中2.2亿还因受限不能运用)就只有5.2亿美元存货和9.1亿美元应收。主要原因之一是两头在外。好比一个人打算花2块钱吃早点,你给他两个包子,就算一块元一个。
而投资建工厂产出合格品的成本低于国际厂商有概率只有10%。孔子在《论语 雍也》中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意思是说澹台灭明这个人从来不抄近道。
盲目扩大产能的第二个恶果是价格下滑,正应了中国人生产什么,什么应便宜;中国人需求什么,什么就贵这句话。尚德和他的难兄难弟们的出货量却仍然一路上涨。
在资本市场及银行资金的驱动下,中国光伏企业上演了一场产能大跃进。大不了把电闸一拉,大门都不必锁,因为没什么可偷的!除此之外,中国光伏企业还有两个死穴:需求非刚性、没有核心技术。当初,无知者无畏的苗连生必然不会料到,自建工厂成本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概率会那么小。如果双方都扩大产能,必然造成原料涨价、产品降价和资金链紧张,各自的损失为3单位。不到一年六九硅业就现了原形:技术根本不成熟,成本高达每公斤60美元以上,生产线状况不断每季度最多产出几十吨,品质还难以保证。我们的问题来了:那么,当初尚德是否应当不扩大产能?下面我们以尚德为一方,以英利作为众多中国太阳能企业代表绘制一张博弈表(payoff matrix)。
回过头看,正因为施正荣对多晶硅生产技术的了解,尚德没有花大力气建立自己的多晶硅产能,避免了数十亿的投资损失在资本市场及银行资金的驱动下,中国光伏企业上演了一场产能大跃进。
模式先天有缺陷,弯道超车越猛摔得越惨 尚德电力、英利绿能的失败自然有其本身的原因。与供应商订立长期合同的尚德更倒霉。
2012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已降至每公斤23.6美元,尚德还得按合同以每公斤40美元进货。回过头来看,这就是一场愚弄人的游戏。
如果双方都不扩大产能,各自的收益都是零。不知从哪年起,弯道超车论在中国企业家中盛行一时。尚德之败,是打在中国光伏企业与地方政府脸上的一记集体耳光。除上市融外,银行货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各大银行无不深陷其中。
海外,投资者在美国发起诉讼,起诉施正荣及其高管团队掏空尚德电力、对关联公司亚洲硅业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挪用16.8亿美元公司投资;国内,最新的消息是:无锡市国税局已经认定无锡尚德存在漏缴税款行为,并与北京市国税局联动,追缴无锡尚德和其在京关联公司的税款。仅国开行给江西赛维、天合光能、英利绿能这几家光伏企业的授信额度合计竟达2450亿元。
长久以来,尚德电力的刚性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等)一直高于其可以动用的流动资产(包括未受限的现金、存货、应收账、预付款),到2011年未缺口达到12.65亿美元。坊间对尚德败北的讨论相当热烈,国际金融危机、反倾销、决策失误、管理松散,乃至为十周年庆典印刷的文字材料堆积在走廊落满灰尘也被当作佐证但是别忘了,谷歌人力成本比相似公司高一倍、免费用餐者中30%疑似蹭饭、员工故去家属可以领钱十年这些不是管理漏洞?打死老虎是容易的,而将企业决策的真实逻辑与困境还原出来,你发现,施正荣们并非败于一些微观的治理或管理原因。
不惜成本、不顾风险、想尽一切办法搞钱扩大产能。有些媒体认为中小规模光伏企业将更加难以生存,其实不然。
时至今日,人们才发现头戴高科技、绿色环保光环的太阳能企业只不过是多晶硅来料加工厂。从博弈论角度一点也没错:对方不扩大能产,已方扩大的收益为5,否则收益为零,当然要扩;对方扩大能产,己方按兵不动的损失为5,奋起直追的损失为3,还是要扩。2012年9月,尚德宣布削减四分之一的产能,即从2400兆瓦被暂时减至1800兆瓦,预计裁员1500名。而正是它,害了尚德们。
回过头看,正因为施正荣对多晶硅生产技术的了解,尚德没有花大力气建立自己的多晶硅产能,避免了数十亿的投资损失。既然原料受制于人的境遇是那样的悲惨,为什么不自力更生筹建或参股多晶硅生产厂呢?个别媒体认为施正荣在建立自有多晶硅产能方面决心和投入不够,认为这是导致尚德今日的处境重要原因。
于是乎,我们看到尚德英利们的销售收入不停地涨,利润却不断地跌。当买方抱持你们的东西我们可要可不要,你爱卖不卖就是这价的态度,卖方庞大的产能就不是财富,而是包袱了。
施正荣与苗连生,象绝大多数企业家一们,本能地不会容忍竞争对手单方面扩大产能。技术、市场、管理甚至企业领导者心态上都存在问题,这毋庸置疑,但这不是中国光伏产业深陷困境的最主要原因。
本文由放火烧山网《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二集 人民至上放火烧山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六集 合作共赢”